专辑英文名: Glass:Violin concerto/Schnittke:Concerto Grosso No.5
专辑中文名: 格拉斯:小提琴协奏曲/施尼特凯:第5号大协奏曲
艺术家: Gidon Kremer
资源格式: APE
版本: Dohnanyi,VPO DG
发行时间: 1993年
地区: 美国,俄罗斯
简介:
专辑介绍:格拉斯(GLASS,Philip)
美国作曲家。1937年1月31日生于马里兰州巴尔的摩。曾在芝加哥大学、朱丽亚音乐学院学习,1964至1966年去巴黎师从布朗热。1966年春因在巴黎与拉维香卡一起工作,被印度音乐、特别是印度音乐中的“循环节奏结构”(cyclicaly rhythmic organisation)所吸引,使他的创作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他不再承认在此之前他发表的约20首作品与自己有什么联系。1967年初,他回到纽约,继续追随他的志趣,向雷克拉(Alla Rakla)学习印度乐器塔不拉鼓。1968年,他成立了一个合奏团。他后来创作的大部分作品都是由这个合奏团演出的。
格拉斯音乐的最大的特点是采用重复原则。通常的情况是:一个简单的音型不断重复,贯穿全曲;但在重复过程中,不断有所变化,如扩展节奏等,而在音高、速度、音量和音色等方面则基本保持不变。这方面的代表作如《1+1》(1968,为独奏者在任何有扩音设备的台面上敲击而作)、《两页》(Two Pages1969,单声部乐曲)、《五度的音乐》(Mudc in Fifths,1969,双声部乐曲)、《同向运动的音乐》(Music in Similar Motion,1969,四声部乐曲)、《反向运动的音乐》(Music in Contrary Motion ,1969,三声部乐曲)等。
1970年以后,格拉斯的作品在原来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和声的音响效果,音乐织体也更加丰富,如《变化声部的音乐》(1973,六声部乐曲)、《十二声部的音乐》(1974)、《再看和声》(Another Look at Harmony,1977,合奏曲)等。格拉斯的名字经常与采用类似手法的美国
其他三位作曲家杨(La Monte Young)、赖利(Terry Riley)、赖克(Steve Reich)并列,他们的作品常被称作“简约派”音乐(Minimal Music)。
格拉斯还采用简约派手法创作了三部歌剧《爱因斯坦在海滩上》(Einstein on the Beach,1975,与威尔逊合作)、《真理之力》(Satyagraha,或译作《不合作主义》,主角是印度圣雄甘地,1980)和《阿肯那顿》(Akhnaten,公元前14世纪统治埃及的国王,1984)。这三部歌剧不像传统歌剧那样叙述一个故事,而只是对历史人物的一种插图似的象征性描绘。它的音乐也没有通常的咏叹调或类似咏叹调的歌唱。
(文/钟子林)
施尼特凯(SHNITKE,Alfred Garrievich)
当代俄罗斯作曲家,1934年11月24日生于萨拉托夫省的恩格斯市。1949年起在音乐中学合唱指挥班学习。1953年入莫斯科音乐学院,分别师从叶戈鲁别夫和尼拉科夫学习作曲和配器,1958年毕业。1958至1961年在该院读研究生。1961至1972年在该院任数,先后教过配器、总谱阅读、复调和作曲。自1972年起全力从事创作。
施尼特凯于50年代做学生时,曾一度热衷于西方先锋派技术。他1962年以前的创作主要是声乐合唱与标题性器乐作品。1963至1966年倾心于无标题器乐,创作个性日趋成熟。1966至1972年的创作常采用对比强烈的戏剧性构思,自1974年起转向室内乐创作,1980年起又转向交响乐创作。
施尼特凯的创作最为突出的是器乐体裁,喜爱复合风格,多用变异的配器和复杂的织体,作品以构思周密、规模宏大、表情丰富为特征。
除创作外,他还撰写音乐评论文章和从事音乐理论研究工作,如钻研过管弦乐织体声部功能交替、音色转换和复合风格等问题。
施尼特凯在国内外享有声营。自1978年起任前苏联作曲家协会理事。1981年5月被选为西柏林艺术学院院士,1986年7月同时当选巴伐利亚精美艺术学院和前民主德国柏林艺术学院通讯院士。
(文/黄晓和)
(摘自《现代音乐欣赏辞典》)
http://img222.imageshack.us/img222/8291/09kc5.jpg
转发。eMule搜索。感谢原发布者。
专辑曲目:
Philip Glass
1-3 Concerto for Violin and Orchestra
Alfred Schnittke
4-7 Concerto Grosso No.5
Gidon Kremer -《格拉斯:小提琴协奏曲/施尼特凯:第5号大协奏曲》(Glass:Violin concerto/Schnittke:Concerto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