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6-14 03:01:33 来源: 复制分享
身为构造复杂的人类,对于时间的感知却不是那么高明,在感觉较短时间如秒、分钟和小时上尤其糟糕。人类对时间流逝的感觉是主观的,容易受到周遭、心情、手头工作等诸多因素影响。这种主观性导致了很多奇怪的现象,包括“回程效应”:你前往一个陌生的地点然后返回,虽然去回距离一样,但经常感觉归程所用的时间比去程短。
《华邮》报导,对此日本研究人员进行了实验。他们让受试者观看两部20分钟的城市游览电影。每次受试者感觉有3分钟过去了,需要汇报一下。一部电影是原路返回的游览。另一部游览电影在回程换了路线。受试者被要求回答哪一部电影的时间更长。
这一实验检查:人类如何看待正在进行中的时间;人类如何回忆已经过去的时间。研究人员发现,在预测时间流逝时受试者表现大致相同。但是,当他们后来回忆时,观看原路返回影片的受试者认为回程短,观看换路返回影片的受试者则没有这种感觉。
专家认为,这项研究表明,回程效应与事后经验和叙事相关,即人类记忆和使用语言回忆经历的方式相关。也就是说,要体验到“回程效应”,你需要知道你走在回程上。
对这一现象,心理学家有几种解释。
一种解释是,要产生回程效应,需要关注时间本身。如果你更注重时间的流逝,比说你上班快迟到,不停地看手表,时间似乎流逝得很慢。但是,当你受到有趣的事情吸引,时间就过得很快。
谚语“心急锅不开”和“春宵苦短”、“度日如年”准确地说明了这一现象。我们的记忆也是一样:当我们更多地关注了某段时间,我们往往将那段时间记忆成较长,比如身处危险时。关注此时此地,我们实际上可以减缓大脑对时间的感知,使我们的生活似乎加长。
另一种常见的解释,是因为熟悉性。去程上你还不了解路途,而回程你已经认识了地标等特征,这使得回程似乎走得更快。不过如果经常旅行的路途相同,就感觉不到回程效应,就像每天上下班的路途一样太熟悉。
有一些证据表明,当我们面对不熟悉的环境,时间似乎放慢,而熟路则轻车。为什么当我们年纪越大时间变快,是因为我们较少有新体验,所以每年感觉生日纪念日来到的越来越早。
但是这些可能不是“回程效应”的完美解释。2011年进行的研究中,心理学家要求一群自行车骑手前往一个目的地。然后分成两组,一组原路一组换路返回。两组都感觉回程短。
2011年研究的结论是,去程上人们期望行程短于实际,结果使它显得似乎更长。回程上,这种期望大大降低。该研究报告的作者说,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每天上下班感觉不到回程效应:我们完全熟悉路线,预期时间符合事实。
总而言之,回程效应可能是几种因素的组合,可能有些因素心理学家尚未发现。但目前的研究表明,人类的时间流逝感觉是一种主观体验,或长或短并不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