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下载 —— 安全下载、无毒手机软件、绿色软件官方下载网站最近更新|下载排行|热门标签|收藏本站

您现在的位置是:就下载 > IT资讯 > IT新观察 > 中国人为啥能忍受假货?

中国人为啥能忍受假货?

时间:2015-02-12 08:52:00 来源: 复制分享

日前,电商假货的讨论进入白热化,有关部门纷纷发表调查报告,谴责中国电商假货泛滥。除了工商总局发布抽检数据之外,国内外媒体也参与其中,最早的报告来自一家美国网站,他们的调查显示某宝的假货比例达到20~80%,这个范围太广,基本上等于没说;国内知名门户网站也发布权威报告,主要针对消费者的购物心理进行探讨。

数据显示,在购买到假货之后,有40%的中国消费者选择忍了,而以次充好、不符合心理预期等情况,也影响着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其实,假货问题一直都存在,是整个电商大环境的一大毒瘤,而且随着利益分配不断调整,假货问题正日益恶化;中国消费者忍受假货、酷爱山寨,甚至追求山寨也是尽人皆知的事儿,只不过接连的曝光和一些马云的传说,让公众再次将焦点转移到假货问题之上。

笔者认为,这次大扫荡式的舆论风暴会带动一些技术、制度上的改善,但要根除假货问题却是一个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正如大学生就业、房价和贫富差距等问题,一时半会解决不了。况且,本次舆论风暴的中心好像也不是“假货本身”,而是集体讨论电商们因何敢跟工商局领导对着干,显然,这个话题更具有煽动性和审美性。

电商VS假货:孪生兄弟,态度暧昧

自商人出现开始,假货就如同孪生兄弟一般降生了。早在春秋时期,商人就在稻谷里掺杂秕子以赚取超额利润。经过2000多年的技术演进,假货的制造技术不断推陈出新,流通过程也不断优化升级。现如今电商能在网上卖出25块钱的劳力士手表,证明假货的制造和流通环节已臻化境。

讨论电商的假货,核心的内容还是消费者的用户体验,笔者认为本次舆论中的“假货”,不单指货物本身,更体现于在整个商品流通过程中,消费者并不愉快的经历。国内某知名网站针对38026份用户进行了集中调查,其中有74.4%的用户表示经常网购,而在这些活跃的用户中,又有46.2%的人表示网上每购买五次商品,就有一次不满意的经历。或许,仅仅是抽样调查不足以全面反映电商情况,但却能大概勾勒出一些问题的轮廓。

其实,中国电商早期面对的问题,主要有三点,第一是支付,第二个是物流,第三个商品诚信。前两个问题基本属于技术问题、建设问题,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体系慢慢成熟,而且都能随着经验的积累不断完善。但商品诚问题却较为复杂,在最早的时候,为了培养消费者的网购习惯,为数不多的商家需要提供货真价实,甚至超值的产品,以博取消费者的信任。

现在假货泛滥的情况加剧,一方面是因为网络上店铺越来越多,假货的数量自然会增多;另一方面,消费者的网购习惯培养已经完成,有些商家的管控意识也开始淡薄,换句话说,在一个山寨、假货气息浓重的国度了,电商发展越大,支付、物流越成熟,假货泛滥的状况反而会越糟糕。

面对层出不穷的假货,第一责任人肯定是商家本人,如果工商局要查处自然也要从根源上消灭这些制假、贩假的窝点。但现在舆论的中心只是围绕“大型电商是否需要打假”的讨论之上,乍看上去有些跑偏,特别是对于那些C2C的店铺,电商只是提供店铺,采购和出售都是由商家自己完成,就更加不容易管控了。

可舆论显然不会放过马云以及他首富的身份,正如蜘蛛人里的经典台词“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翻译到如今的电商与假货的关系时,就是“赚得越多,责任越大”。而且当企业成长到一定级别之时,就需要扛起一部分的社会责任,更何况,假货泛滥也不完全是社会问题,更会影响中国电商的健康发展。所以,巨型电商企业是有必要参与到打假行列中来的。

事实上,中国的电商此前已经提出过一些打假措施,比如B2C电商网站正不断提高准入标准,即便是成功入驻也需要应付其严苛的抽检工作,抽检数量和频率也随着整治力度而不断加强。更大的难点在于C2C店铺,不仅需要制度上的约束,更需要技术上的支撑。比如现行比较流行的“实人认证”,会要求本人拿着身份证拍照,或要求卖家根据指定手势拍照等等,更高级的的认证则包括了建立人脸和声闻特征数据库,全面记录每一个卖家的精英状况,一旦出现假货情况将会被终身跟踪,或者直接联系工商部门进行违规查处。

从现有监管制度和技术上的手段来看,大型电商平台是有能力管控商家行为的,至少能让假货问题进行大面积的收敛,但显然,假货问题不仅仅是电商平台这个层面的问题,更关乎制度、文化、民生和人性。过去国内大型平台也曾高喊打假,但始终收效甚微,最核心的问题在于,电商平台对待假货问题十分暧昧,消费者对待假货问题更暧昧,甚至会有消费者主动寻求假货的情况。

另外,假货是一条完整的黑色产业链,有电商平台人员抱怨,自己苦心打假一直追到最底层的加工厂,但却发现制假窝点竟然当地政府的经济支柱,或许,这样奇葩的商业现象也就只有在中国才能出现吧!总结起来,电商之于假货能提供的改善方案,大概可分为两种思路,一种是提高准入机制,让假货无处藏身;另一种是重新调整利润分配,引导卖家走出价格战泥潭,当大家都能通过正当手段赚钱时,铤而走险的人自然会减少。两相对比,笔者倒是觉得后一类改善更有望实现。

人艰不拆,中国人为啥能忍受假货?

或许是因不重视数理分析、疏于逻辑关系的思考,中国有很多的事情都充满着可笑的矛盾,比如说全国总工会点名批评富士康超时加班,但这个会最热衷的就是评选劳模,经常歌颂一些工人连续干了36个小时的违法事迹,并授予表彰锦旗。电商和假货的关系也充满了矛盾,一方面金字塔上层充满着正义感,每个人都像上帝一样,担心着消费者因为用了假货而家破人亡,但金字塔的底层却是另一幅景象,C2C电商上的小型店铺只有很少一部分能赚到钱,而且还要经常配合双十一、双十二等优惠活动,卖点假货是违规,更是心酸不堪与人言;另一方面,中国消费者之于假货也有着非常旺盛的需求,他们需要有人能提供25块钱的劳力士手表,也需要5块钱一盘的正版Windows系统光盘…

小时候我是不理解这些事情的,认为生活需要高品质,针对假货需绝对禁止,立刻消灭,但成家之后需要独立生活时,笔者才明白个中滋味。事实上,对于一个吃的下地沟油、喝的下三聚氰胺奶、供得起天价房子的民族来说,再穿点假衣服、用点假化妆品什么的,根本就不是什么事儿。

有人需求、有人制造、有人售卖,这本是一条完善的产业链,虽不健康却也稳定平衡,关键是这么轰轰烈烈地打假,最直接的受害者依然是金字塔最底层的商家和消费者,正可谓人艰不拆,人家生活已经非常困难了,大家伙就不要拆穿了。

至于说,中国有四成的消费者在购买到假货之后,为什么没有采取维权行动,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首先是申诉流程太长,有关部门总是在收钱的时候出现在消费者面前,却少有能在维权的时候发声;商家都是人精,正可谓无奸不商,他们有各种手段对付消费者,比如笔者有位朋友曾经在网上买了一个大型运动器材,商家说要上门安装,结果等到7天以后才完成,而且发现有质量问题,但已经过了可退换期限,朋友只能凑合着用了好几年。

商人没有信仰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其实,《乔家大院》里乔致庸曾经给商人正名过,士农工商,都是国家的支柱领域,商人更是责无旁贷地改善民生,货通天下、票通天下,但现在任何的商人逐利本性都太过强烈,且以此为荣,加之,商人大都头脑灵活、资源丰富、关系网密集,使得消费者维权更加困难。

另外,中国人之所以能忍受假货,还有与深层次的人性劣根有关,说这种劣根是一种奴性显得有点不和谐,但大体上就是这么回事儿。我们依旧保持着受奴役民族的特性,爱抱怨却没有法律手段,对苦难有着天然强悍的忍耐力,正如清朝有位法国大使出访皇宫,向慈禧控诉:阉掉男人的生命之根是一件非常没有人性的事儿,没等慈禧反驳,李莲英怒斥道:能伺候老佛爷是奴才们的福分。

有了这些并不光彩的人性劣根,要想根除假货问题,或许不仅仅技术、制度的问题,更要借助文化的力量,这是一个长期耕耘的过程,不需要暴风骤雨的革命,只要一点一滴的小改善。当然,最重要的是让中国的工人再多赚点加班费吧。

上一篇:那么多年了,手机电池却还是3000毫安

本文地址:IT新观察 >> http://www.9xz.net/it/xinguancha/45919.html

下一篇:百亿“红包大战”:赢家输家都是用户

  • 打印
推荐阅读
热门专题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