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道德经
英文名: tao te ching
资源格式: MP3
版本: 10.8更新 《论语》
发行时间: 2005年
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简介: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
老子是西方人最感兴趣的哲学家之一。从16世纪开始,西方人把《道德经》翻译成了拉丁文、法文、德文、英文等。据西方学者统计,从1816年至今,各种西文版的《道德经》已有250多种,如今几乎每年都有一到两种新的译本问世。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多的世界文化名著,除了《圣经》以外就是《道德经》。曾任美国总统的里根在国情咨文中,也曾引用老子的“治大国若烹小鲜”;1992年,在已有多种英文译本的情况下,一种新的5720字的《道德经》英译本,又在美国为8家出版商争夺出版权,最后哈泼公司以13万美元买下,创下了美国出版权费用的最高记录。目前,在西方影响最大的《道德经》译本是当代英国汉学家韦利的英文本,题为《道及其力量》。有趣的是,西方人最初把“道德经”3个字分别翻译为“道路”(theway)、“德性”(virtue)和“经典”
(classic)3个词。直到上世纪90年代,仍然有人把《道德经》分作《道经》和《德经》。但目前通常采用的译名是用汉语音译“DaoDeJing”或“TaoTeChing”。
寻找拯救西方文明危机的良方
17世纪的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是较早接受老子思想影响的西方哲学家。他从到过中国的传教士那里了解了中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化,曾试图翻译《道德经》。他根据老子的阴阳学说提出的二进制思想,是现代数理逻辑的雏形。现代哲学中受到道家思想影响的是叔本华和海德格尔。叔本华的唯意志主义哲学和悲观主义生活态度都从老子那里得到了精神支持。
海德格尔更是被认为是最直接地从《道德经》中吸取了思想资源。1946年春,57岁的海德格尔曾与台湾学者萧师毅合作翻译了《道德经》的一部分。据说,海德格尔的书房里就挂着萧师毅手书的一幅书法:“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此句出自《道德经》第十五章。当友人远赴东方时,海德格尔在致信中还附上了他翻译的《道德经》第四十七章,以表别离之情。
值得注意的是,西方哲学家阅读老子思想,都是要从中获取能够拯救西方文明危机的良方。而他们也的确发现,《道德经》中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理解、为人处世的中庸态度、德性培养的修行方法等,对弥补西方文明中的精神失落和强权意志,都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后现代主义提倡的无中心、无基础、轻理智、重陶冶等相对主义观念,都被看作从道家思想中得到了启发。无论是美国的罗蒂还是法国的德里达,他们都明确表示自己的哲学理念与中国传统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
西方人从中各取所需
对普通西方人来说,《道德经》是他们可以“各取所需”的“法宝”。本报曾于2003年4月2日报道,英国的一家小公司为了经营发展和协调内部关系,从《道德经》中获取灵感,提出以人为本、以企业文化吸引人才的公司理念,在短短几年之内就创造了赢利激增200%的奇迹,引起了英国媒体的广泛关注。据报载,美国好莱坞影星莎朗斯通甚至凭借《道德经》中的思想走出了离婚阴影,重塑生活信心。
当然,更多的西方人认为《道德经》提倡了一种自然的生活方式,如同《圣经》为人们建立的行为规范一样。当代英国汉学家和哲学家克拉克(J.J.Clarke)在新著《西方人的道道家思想的西方化》(2000)中把道家思想在西方的逐渐普及,明确归结为思维方式上的3个变化:希望过上更好的生活但要从传统宗教中教条式信念的束缚中解放出来;通过克服身心二元论而达到一种身心完整的生活;需要从更广的范围看待当代各种思想潮流。
ii
论语》是孔子与其弟子的语录结集,儒家重要经典之一。结集工作是由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完成的。《论语》名称的来由,班固《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这一说法,大体可信。原始记录杂出于众手,最后编定当在战国初期,以曾参门人为主。
现在通行的《论语》20篇,内容以伦理、教育为主。《论语》在汉代有《鲁论语》、《齐论语》与《古论语》等不同本子流传,后来统一于郑玄。现存旧注有魏何晏注、宋邢邴疏《论语注疏》、宋朱熹《论语集注》及清刘宝楠《论语正义》等,今注本有杨伯峻《论语译注》。
已通过安全检测:
安全检测软件软件:KV2005
版本号:9.00.607
病毒库日期:2006-6-1
常在服务器:DonkeyServer No1
在线时间:7x24
《道德经》(tao te ching)10.8更新 《论语》[MP3]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