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温州鼓词卓文君寻夫(
视频+MP3)
素材分类: 视频
发行时间: 1999年
地区: 大陆
简介:
简介:作者:夏云和
演唱:陈少奇 李小燕
浙江文艺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
乐清市双星电子音像有限公司摄制
ISRC CN-E14-99-0091-0/V.J8
温州鼓词的起源一直在学术界有争论,但不少民俗专家认为,瑞安才是温州鼓词的发源地,理由是:
1、鼓词一直是用瑞安话说唱,也只有用瑞安话才押韵
2、着名词师管华山、阮世池都是瑞安人,长期以来已形成自己的流派
3、瑞安仙降人彭阿元首创了伴奏乐器牛筋琴
4、制琴的重要材料牛筋,是马屿人阿海制作的。
至于温州鼓词的起源具体到是瑞安的哪个地区和创始人已无从考查。
瑞安鼓词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文学形式角度来看。它是和唐代的变文一脉相承的,因为“敦煌变文是后世各种说唱文学的先驱。”关于它的具体形成时代,一说始于南宋。持此说者以当时历史背景和地理环境作为分析论证的依据。
金兵入侵,宋室南迁。随之而来的是宋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南移。曲艺作为民间喜闻乐见的说唱形式,也随着民族的迁移而南下。陆游的《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
“夕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身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
就生动地描绘了江南农村演唱鼓词的盛况。陆游所指,相当部分人认为,它是北方南下的鼓词,这就为北方曲艺南下找到了依据。
瑞安地处浙南,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又邻近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温州。宋室南迁后,因温州使成了南宋王朝的大后方,因而,与外地交往也更为密切频繁,这为鼓词形式的进入创造了一定的有利条件,作为浙南地区最大的曲种瑞安鼓词产生和发展在此时,是有很大可能性的。
鼓词最早见到文字的,乃是清代赵钧的《过来语》。赵钧(1757),世为学究,颇多着述。他从嘉庆丁卯年(1806)始撰《过来语》,其中说:“嘉庆、道光年间,有白门松最善唱词,到处皆悬灯结彩,倾动一时。”从书名《过来语》以及书中所载内容来分析,可以得出下列结论:一、1806年前已有鼓词流传;二、白门松是“倾动一时”的“最善唱词”者,可见当时还有中下等水平的艺人,证明当时“唱词”比较流行,鼓词艺术已见成熟。任何一个艺术门类,从它形成到成熟,都有一个相当长的发展过程,戏曲从形成到发展就经历了几百年。当然,瑞安鼓词并非戏曲,但从嘉庆年间瑞安鼓词的兴盛,并且出了名艺人这一点来看,瑞安鼓词源于明代或明末清初之说是较为可靠的。如是,瑞安鼓词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了。
瑞安市现辖8个片区,计100多万人口。瑞安人自古以来就十分喜欢听鼓词,据张纲《杜隐园日记》载:“晚,是处搭一戏台,悬灯结彩,雇一盲人唱《陈十四收妖的故事》。台下男女环价坐,听者不下千余人。少年妇女浓妆艳服,轻摇圆扇,露坐至五更始返。”这些记载,既反映了历史上瑞安鼓词在城乡活动的情况,又说明了群众对这一说唱艺术的喜爱。解放初期,瑞安就有词场47家,比较正常营业有36家。城乡听众不但就近到词场听唱,而且还可以听瑞安广播站点播的“瑞安词场”节目。1983年瑞安张瑞星音像公司录制了瑞安鼓词录音带,发行国内外,深受听众欢迎。1998年瑞星音像公司制作了鼓词VCD,更受听众欢迎。以前,一些乡镇如召开大会,往往把演唱鼓词作为“开路先锋”,以召集群众;为配合党的中心任务的宣传,如计划生育宣传,反盗窃宣传等,鼓词就更发挥了“文艺轻骑兵”的作用了。
群众的喜爱,带来了鼓词形式的繁荣,同时也促使艺人队伍的壮大。据1986年统计,瑞安市有鼓词艺人197人,如以每一艺人每年演唱一百场,每场听众150人计算,年听众总数量可达300多万人次,鼓词艺人队伍之大,有赖于鼓词拥有广大的听众,听众之爱好,又有赖于鼓词 通俗易懂、雅俗共赏,同时还有赖于瑞安古来的民风习俗及鼓词独特的艺术形式。
PS:已通过安全检测:
安全检测软件软件:Kaspersky
版本号:kav5.0.391
病毒库日期:2006-1-09
在线>20小时
常驻DonkeyServer No系列服务器
此AVI文件经由韩国人的BADAK压缩软件所压 清晰度还不错 没有出现声音画面不同步的现象 另附上个人转的MP3
《温州鼓词—卓文君寻夫(视频+MP3)》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