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1-27 09:05:05 来源: 复制分享
记者昨日从河北省工商局获悉,三大电信运营商的河北分公司采取赠予学校领导、班主任、联系人老师话费的方式,向学生强行推销“校讯通”、“家校通”、“翼校通”等电信产品,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此前,工信部针对校园电信“暴力营销”多次严查,但由于校园市场在电信行业举足轻重,此类现象总是屡禁不止。
再碰反不正当竞争法
据悉,“校讯通”、“家校通”、“翼校通”等是三大电信运营商针对教育系统开发的电信增值业务,曾普遍用于家长和老师、学校之间的沟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此业务推广过程中,电信运营商采用与教育部门或与教育部门下属公司合作的方式,支付所谓的渠道费用,以合法的外衣非法获得与学校排他性合作的机会。
河北省工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电信运营商在业务开展过程中,与基本教育功能、学校教育管理职能相捆绑,设定技术壁垒,变相强制学生、家长使用相关电信业务,为了保障固有利益,排斥使用更有效的新技术,如微信,强制学生、家长等客户使用其提供的不必要技术服务,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校讯通”已成为运营商、学校的谋利工具。
记者联系到三大运营商的相关负责人了解此事,中国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河北工商局通报属实,河北移动的确存在个别违规推广现象,河北公司会认真自查自纠,严格按照公司相关制度处罚违规营销商和人员。中国联通也表示已经责成河北分公司核查,中国电信则表示此事还在了解中。
排他现象屡禁不止
据了解,对于电信企业在校园里进行排他性销售的现象,监管部门早已出台相关规定予以禁止。2011年,工信部就颁布了《关于规范基础电信运营企业校园电信业务市场经营行为的意见》,要求运营商不得与学校签订排他性协议(含口头协议),不得签订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独家进入校园提供电信服务的合同。
去年9月,工信部再次规范电信运营商的校园竞争,要求运营商对校园市场全面开展自查自纠,工信部同时也表示将适时组织力量在重点地区进行抽查。工信部还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和相关基础电信企业建立健全责任落实、监督巡查等机制,加强问责,查处违规行为。
然而,各地仍然不断有校园电信“暴力营销”的消息传出。有的学校在录取通知书中夹寄移动电话用户身份识别卡(SIM、UIM卡等)、业务宣传资料等;有的学校则是直接强制学生购买某一电信运营商的手机和手机卡。
通信产业专家项立刚表示,排他性协议等手段是不正当的,各家掐架、拆台的现象不仅对运营商自己的形象不好,也会对整个产业生态造成损害,并且形成巨大的成本浪费。
校园市场兵家必争
项立刚指出,校园电信垄断现象之所以屡禁不止,主要是因为校园市场在整个通信行业中占据相当的市场地位,且利润可观,在目前通信市场大环境日渐饱和的背景下,三大运营商为了业绩会更加重视这块大蛋糕。
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在校大学生总数为4081.1万,全国手机用户数为13.06亿,大学生用户比例大约为3.1%,再加上小学和中学用户,这个比例则会更高。
通信世界周刊总编刘启诚也表示,刚入学的新生是电信运营商新增用户的重点发展对象,而当他们毕业进入社会还会对电信服务进行二次选择,因此学生是最有潜力的电信用户群。
数据显示,去年上半年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的盈利水平均有所下降,而中国联通更是在一年时间内流失用户超1200万。“虽然各家运营商都采取各种手段进行竞争,但目前校园市场的主要占据者还是中国移动。”项立刚说。
据悉,中国移动是三大运营商中最早进军校园市场的,于2002年3月推出的“动感地带”主要就是针对校园市场。有内部人士透露,中国移动在校园市场的考核是新增用户覆盖率90%甚至是95%,也就是说,校园市场每新增100个用户,必须有90个或者95个是中国移动用户。
项立刚分析认为,想要全面制止校园通信市场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目前仅靠地方通信管理部门的监管是不够的:一来工作强度大;二来惩罚力度不够。这方面的管理细则还不是特别细致和明确,面对复杂环境和竞争态势,可能还会产生更多的问题。
微信搜索“IT之家”关注抢6s大礼!下载IT之家客户端(戳这里)也可参与评论抽楼层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