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11-24 00:02:22 来源: 复制分享
“目前的性别不平等风险,在未来仍将加剧。”一份由世界经济论坛(The World Economic Forum, WEF)发布的报告指出,过去十年来,全球性别平等的总体状况改善缓慢,前势不容乐观。
近日,世界经济论坛发布了《2015年全球性别平等报告》(下称《报告》)。《报告》显示,自2006年起,全球的性别平等平均指数从65%上升至68%。在该《报告》中,指数得分为100%时,意即男女之间在该领域实现了完全平等;其他分值则是按百分比,体现各国在该领域和“完全平等”状态的距离。
世界经济论坛从2006年起便开始发布《全球性别平等报告》,考察世界各国女性与男性在健康、教育、经济与政治四个指标的差距,评估时则涵盖“同工同酬”、“出生比率”、“内阁席位占比”等12个影响因子。
2015年的《报告》调查了全球6个区域的145个国家,中国的性别平等指数以68.2%位列全球第91位,处于全体的中后段,还比去年下降了4个位次,仅比全球平均得分高出0.2%。在亚洲国家中,中国则位居中间水平,但与同等收入国家相比,中国仍处于中下类别。
在各个分项指标中,《报告》显示,过去十年间,全球男女性别间的经济平等指数和教育平等指数各提高了3个百分点,分别达到59%和95%。政治平等指数则提升显着,从14%上升到了24%;健康平等指数为96%,居于各个分项指标之冠,最接近“性别完全平等”的状态,
但是,今年的全球性别健康平等指数,仍比2006年的纪录小幅下降,从96.2%下滑至95.6%,也成为经济、政治、教育、健康等四个分项指标中唯一下降的指数。《报告》认为,全球性别健康平等指数的下降,主要是由于亚洲和印度洋地区的该指数下降了1%所致;而位处该地区的中国和印度则应对此负责。《报告》指出,“这并不意外,因为该地区的人口大国─印度和中国,是该地区(在性别健康平等方面)中表现最差的”。
在全球平均得分为96%的性别健康平等指数上,中国以91.9%的分数垫底。而有40个国家,在此数值上的得分均是100%。据财新记者统计,《报告》中共有十余次点名中国在性别健康平等方面“表现差劲”。计算这项指数的影响因子,包括男女预期寿命和男女婴的出生率两项。
《报告》认为,由于中国女婴出生比率的下降,使中国在健康方面的性别差距有所扩大。中国的性别健康平等指数,也从十年前的93.6%下降到了91.9%。《报告》还显示,目前中国的女婴出生率仅有男婴的87%,不但在145个受调查国家中排名最末,更比全球平均值低了5个百分点。
《报告》认为,中国在健康平等方面的糟糕表现,影响了本区域和全球的总体状况。在按区域和收入水平分组的比较中,平均值是按照人口规模进行加权的。《报告》指出,作为人口大国,中国的表现拉低了所在中高收入组的平均值。
七成国家政治性别平等程度偏低
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报告》指出,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达到了完全的性别平等,但北欧国家表现不俗。在性别平等指数达80%以上的5个国家中,北欧国家占据前四席,其中冰岛以88.1%高居榜首,爱尔兰则以80.7%位居第五。
有25个国家则实现了教育方面的性别完全平等;有40个国家实现了健康方面的性别平等;但没有任何国家,在经济或政治领域实现完全性别平等。
此外,仅有14个国家的性别经济平等指数高于80%;政治性别平等指数更加不容乐观,仅有冰岛和芬兰两国达到了60%以上;还有近七成、共101个国家的政治性别平等指数,没有达到全球平均水平。
在教育、经济、政治和总体平等指数方面,中国均处于中间水平。《报告》指出,中国的经济平等情况有所改善,因为同工同酬情况改善;此外,由于女性在内阁中所占的比例增大,其政治平等指数也有小幅上升。
但中国在健康性别平等方面的落后表现,被视为和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息息相关。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4年中国的男女婴性别比为115.88:100。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梁建章、美国霍金斯大学生物统计学博士黄文政曾撰文指出,过去30余年间的生育数量限制政策,迫使人们“阻止部分女婴的出生”,“来实现他们生育男孩或者儿女双全的愿望,最终导致男女出生比例严重失调”。
亚洲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魏尚进曾在第六届财新峰会上指出,“普遍二孩”政策的实施,对调节中国人口的性别比例有重要意义。
中国教育性别平等形势仍有隐忧
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的教育平等指数高达98.8%,其中女性与男性在高等教育中所占比例为1.15:1,居世界首位。
但据公益组织“妇女传媒监测网络”进行的一项有3000多人参与的调查显示,有高达82.84%的受访者“不认为”中国女性在教育上得到了平等支持。打击中国教育性别平等的具体行为,主要包括“家长、老师等阻止女生选择某些专业”、“女生追求高学历(如博士)会受到负面的评价”等方面。
据“妇女传媒监测网络”的调查显示,2015年仍有71%的“211”高校在部分专业设置了招生的性别限制。
另据《报告》统计,中国在同工同酬这一方面的得分为65%,与十年前相比取得了一定改善;但在中国职场中,中高级管理人员的性别平等指数仅为20%。
在“妇女传媒监测网络”进行的网络调查中,也有56%的受访者对“同工同酬”的落实与否持负面评价。除此之外,还有93%的受访者认为,在中国,“生育对女性职业发展的影响”也是女性在经济方面遭受不平等对待的重要体现。
微信搜索“IT之家”关注抢6s大礼!下载IT之家客户端(戳这里)也可参与评论抽楼层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