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9-19 00:02:01 来源: 复制分享
随着网络的发展,一种“新”的语言逐渐产生网络语言。有人说,网络语言适应了社会的发展,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作家张辛欣则直言对网络语言的反感。
中国大陆广东省中山市一小学近日宣布学校学生禁用一些网络用语,如“:)”“装逼”“尼玛”等,原因是这些网络用语不文明。此外还例举了5个不当用语,规定了必须用语“您好”“请”“谢谢”等。
这一做法得到了家长的普遍支持,其认为可避免孩子受到网络语言的影响。但这么做真的能收到人们预期的效果吗?
首先,学校出台这项规定的出发点也许是好的。在学校禁止使用的网络语言中可以看到,一些网络语言含有许多负面情绪,如“尼玛”等,借用谐音,却含有粗鄙的意味。而禁止小学生使用这些网络用语,采用强制性的办法来规范学生用语,不可否认,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对学生使用语言起到规范作用,使其免受低俗网络语言的影响。
但是学校禁止使用部分网络语,真的能规范小学生的日常用语吗?其实不然吧。在学校禁止使用网络用语,那在家呢?在其他场合呢?或许少了学校的监督,换个环境,难保小学生不会再使用。况且单纯地禁止使用并不能从根本上规范学生的用语,小学生只知道老师规定的不能说,却不知道到底为何不能说,那没有列入规定的是不是就可以说了?只知道在学校不能说,那在其他场合呢?
禁止小学生使用部分网络语言,对于规范学生用语而言,无疑于“扬汤止沸”,只能止一时之言,起到表面作用。而要真正规范小学生的用语,还需“釜底抽薪”,从源头上进行引导。
语言的产生与使用有其社会大背景,在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小学生接触网络,学习网络语言,必不可免。要想规范小学生用语,不是简单地列出一个“禁止使用的网络语言”的列表,强制性地要求学生照着做。这样不仅不会收到预期效果,还会使小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为何说话都要管。其关键还在于教会小学生明辨是非,什么样的网络语言可以用,什么样的网络语言在什么样的环境下能用,什么样的网络用语不可用。只有这样,才能从源头上规范小学生用语,收到理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