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9-14 18:37:12 来源: 复制分享
“叫外卖,就上×××!”开学这天,福建师范大学出现了六名身穿蓝色文化衫的大学生,他们举着某外卖APP的宣传牌在校园内“游行”,十分抢眼。在西安交通大学南门对面,“小吃一条街”两侧的商家门口贴满了各大外卖APP的新海报,鲜亮的二维码让陈旧的巷子焕然一新。
随着新生入学,9月也成为了外卖APP的开学季。
“每逢开学季和考试周,外卖的订单会比平常增加三分之一。”某校园外卖APP创办人说,“在4万人的大学城里,平时的日成交量是500单,成交金额可以过万。”
这一串数字背后是一个个不出门吃饭的大学生。外卖APP是否已经成为阻碍大学生走出宿舍的又一原因?
2015年9月,针对大学生外卖APP使用情况,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开展了问卷调查,覆盖26个省份的100所高校。调查显示,35.12%的大学生表示用外卖APP是为了节省时间,33.88%的大学生是为了省钱。
今年9月开学季,某知名外卖APP针对大学生新用户推出校园专属优惠,在一定条件下实现首单立减15元、第二单9折等多项优惠。甚至在首单金额不超过15元的情况下,新生用户仅需支付0.01元即可下单。外卖红包也是另一外卖APP的长期优惠手段。
省钱又好吃,外卖APP在小海(化名)心中的印象一直不错。终日忙碌在研究室,平均一天叫两次外卖,这就是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研究生小海的日常。“也不是忙到没时间吃饭,就是看中外卖APP的美味和优惠。”中午12点,面对“四五块就吃得好”的外卖满减活动,小海放弃了那条去食堂的路。
此时,身在西北师范大学的陈新正要中午下课,她习惯性地拿出手机完成下单。从教室走到宿舍,她刚好和外卖小哥打了个照面。陈新自嘲:自从有了订餐新方式,她熟练掌握了这种时间上的“无缝对接”。在她看来,外卖APP整合了学校周边的各种美食,送货“到家”,非常实惠。尤其在宿舍专心学习的时候,陈新只会青睐提供“上门服务”的商家。
调查显示,67.36%的学生使用外卖APP是因为不想出门,69%的大学生认为使用外卖APP减少了他们的外出。
自大一下学期以来,沈阳建筑大学的小英(化名)除了上课外,基本都“宅”在宿舍里看电影、小说,没有社团活动,也没有购物逛街,一到吃饭时间就准时登录外卖APP。
“你再这样下去就要长床上了。”舍友们看不下去,开玩笑式地叫小英出门吃饭,可并没能“打动”她。
舍友琳琳(化名)说小英和她们仅存的交流就是拼单叫外卖,那时,她们宿舍的气氛最为活跃。
无独有偶,天津某高校大三学生王杰(化名)也是外卖APP的重度依赖者。
桌椅、电脑、手机、外卖和一扇从不会锁上的宿舍门,王杰的大学生活就被圈在这里。“为了王杰的外卖能送到宿舍里,我们成为了一个从不锁门的宿舍。”舍友李帅(化名)有些无奈,“自从王杰用上外卖APP,对电脑游戏就更加沉迷,他能在宿舍呆上一个星期,不上课也不要成绩。”
李帅想起从前时有点惋惜:“大一时,王杰还没买电脑,没有外卖APP,我们宿舍会一起吃饭侃大山。后来笔记本减少了我们之间的交流,现在连吃饭也不用跟我们一起了。”
如今,王杰的旷课挂科程度已经不能被授予学位证书,他打算休学或留级。
如果外卖没能送到宿舍是一种遗憾,太原理工大学的川鱼(化名)用舍友的帮忙“弥补”了这一遗憾。“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很懒的人,懒到连叫外卖都是舍友代劳,因为如果自己叫的话需要下楼取。”川鱼坐在宿舍里一边看电影一边说:“外卖APP可以让我在宿舍呆一整天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对于外卖App的使用和大学生“宅”的关系,大学生和老师都有自己的看法。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的学生张瑞说:“一方面,外卖APP满足了我们随时随地吃上饭的需求。另一方面,长时间窝在宿舍不出门会减小交际圈、削弱交际能力。”辽宁大学李梓豪也认为这助长了自己的惰性。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学教授谢宏忠说:“大学生之所以‘宅’在宿舍有很多方面的原因,目前,外卖APP是一个间接原因。”
江南大学副教授、社会学博士许轶冰认为,外卖APP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种较新的饮食方式的选择,大学生现在对这种方式还有新鲜感。
谢宏忠教授认为学校应该引导大学生合理使用外卖APP,避免过度依赖。另外,对于完全看不到生产传送过程的外卖,许轶冰教授说:“我们要提醒大学生注意外卖中的食品和信息安全问题。希望社会尽早建立严格的外卖APP管理制度,学校和社会共同为大学生良性使用外卖APP提供保障。”
为防患于未然,在江南大学门口,有一块专门的外卖领取区域,校方规定外卖送餐人员不得进入学校。华北电力大学也做出了同样的选择禁止外卖送进校园,保障学生规律出行。
新鲜科技,深度好文,微信中搜索IT之家或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