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9-14 18:36:40 来源: 复制分享
如果说奇酷360事件是个罗生门,那么昨天乐视发表官方声明后,参与三方(其实是四方,酷派也发表了《致周老师的一封信》)到现在为止都已经发表了“供词”,这些各说各话的“供词”,使整个事件看起来越发的扑朔迷离。
与周鸿的勃然大怒相比,或者与酷派的蒋超在声明中屡屡使用“充满仇恨的畜生”、“丑恶灵魂”等高能语句相比,甚至与乐视自己之前微博上用过的文案--“一个杀毒软件加个CPU就可以当手机卖了吗?别闹了!”、“我不姓周,我不胡诌”等相比,乐视这次表态的语气很值得玩味,看似风轻云淡,却又暗藏杀机。
乐视这份行文非常正式的声明主要表达了三个意思,其一,这事儿跟我没有太大关系;其二,证明蒋超没有撒谎,乐视与酷派的资本合作是基于双方长达2年的商洽;其三,以第二大股东的身份乐于见到奇酷健康快速发展。
在之前的媒体战中,乐视一直被形容为破坏360与酷派合作的“小三”的形象,但这次宣言,乐视摆出的却是一副“正室范儿”,而且是“王夫人级”,其背后想表达的真实意思是这样的:我是大房当家太太,我不参与撕逼,我要温文尔雅的跟你们说,我跟酷派的爱情比360开始的还要早,而且我嫁的是老爷(乐视直接与母公司联姻,而360奇酷是子公司合作结晶),咱们是一家子,我祝你过得好,你过得好,我也很开心。
从逻辑上讲,乐视祝福奇酷科技“健康快速发展”是没有问题的,因为乐视是酷派的二股东,它间接享有奇酷的发展利益,但问题是,如果是从全局的战略角度看,恐怕没有几个人相信乐视的祝愿是真心的。
对乐视的声明,360随后反驳称他们的说法是片面的,并致邮件给微天下称“将在下周会适当公布部分酷派公司违约详细情况”。
事情发展到这一地步,三方再重归于好,眼看着是绝无可能,但肯定也不会真的像老周所说的““宁可玉碎,同归于尽”,大家都是成功的企业家,讲究谋定而后动,周鸿也不是那么容易冲动的人,要预言最后的结局,其实还要从利益上去分析。
现在的情况是,酷派明显已经没有太大信心继续在手机业独自玩下去,找乐视也好,找360也好,都是为了两个目的,套现和傍一家互联网新锐。从这个角度讲,显然乐视更符合酷派的要求,通过出售18%的股份,酷派从乐视手中套现21亿。但它与360却只是成立了合资公司,酷派并无多少现金落袋。
现在360跟酷派翻脸,提出酷派应根据协议翻倍花14.85亿美元买回360手中的奇酷股份,而如果酷派不能以两倍价格回购股份,360则可以以当初合资时估算价格的一半收购酷派在奇酷所有的50.5%的股权,一共约3.8亿美元(一说2.29亿美元)。
问题是,不要说酷派拿不出15亿美元,就算能够拿出,已经决定退出的它又怎么会花现金去买回奇酷呢?奇酷的资产其实就是原来的酷派大神以及360的品牌与资源,很显然,360的资源即便酷派买回奇酷肯定也得不到,而刨掉这些,单论酷派大神又值多少钱?有媒体称在360注资4.5亿美元之前,大神的账面总资产、净财产分别为77.6万港元和85港元,总之就是业务非常不景气,如此算来,其实酷派就算最终接受360的要约,把奇酷剩余股份折价卖给周鸿,也是赚的,而且这也可能就是最后的结局。
按此分析,最终的结局应该是这样的:最大的赢家是乐视,它以不到3亿美元代价控制已有去意的酷派为乐视战略大业服务,而卖掉奇酷股份所得3.8亿美元,其实最终也回到乐视控制中。
酷派本身是手机业的loser,但卖身新贵后也得到一笔不小的卖身费,买家包括乐视和360。
而360在这场交易中付出最多,它很可能前后须出资7亿美元以上才完全拥有奇酷。7亿美元是赚还是亏,就见仁见智了,从估值看,360投入7亿美元全资拥有一家估值15亿美元,有独立的研发、采购、运作能力子公司,这是赚了。但换个角度看,老周做手机一直想省钱,想借力,这次却花了一笔最多的钱建立一家新的手机公司,更何况在撕逼之后,这家公司还失去了酷派的资源,损失了部分市场美誉度(比如蒋超这样的内部人发文中吐槽奇酷出货量和销售量很小,周对合资公司的前途一片渺茫,想把合资公司套现云云还是有一些杀伤力的)。当然也可以乐观的想,三家大公司的撕逼战单为初生的奇酷所打的免费广告就价值数亿美元央视时段。
事实上,尽管代价不菲,但全资拥有奇酷已然是360的次优选择。因为无论如何,乐视的入股已成定局,而且很可能是未来酷派的大股东,酷派又是奇酷的大股东,其中就隐藏着360千辛万苦把奇酷做起来却被摘桃子的危险,而360因为前期已经投入4.5亿美元想撤也很难,所以全资收购奇酷就成为唯一选择。
现在还不明白的是,360和酷派签订的惩罚性认购和认沽条款到底是不是全买全卖,如果是,等于360着了酷派的套,打官司也很难打赢,如果不是,360只需再收购1%的股份就能控制奇酷,这才是最优选择。
新鲜科技,深度好文,微信中搜索IT之家或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