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9-05 09:02:15 来源: 复制分享
最新一期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撰文称,随着苹果公司降低对富士康的依赖,富士康也开始着眼其他业务,希望主动实现去苹果化。然而,该公司在这一过程中采取的措施却令人喜忧参半。
以下为文章全文:
在深圳的一间昏暗的仓库里,一场机器人革命正在悄然展开,只不过,它远不像表面听起来那样富有魅力。实验室里闷热潮湿,甚至还有些许灰尘。数十台体型巨大的海蓝色设备呼呼作响地做着各种旋转动作,以测试它们在抛光、加工和组装过程中的持久性。别老想着人工智能这种高大上的技术了:这些不知疲倦的苦力们可不会自动完成工作,更不会在工作中学习。
“我们是一家企业。”富士康机器人事业部的戴嘉鹏(DayChia-Peng,音译)解释道。富士康是台湾鸿海旗下的代工部门。他吝啬的上司们不愿意花钱生产没有附加价值的炫酷玩意儿。富士康表示,该公司投入使用的机器人已经超过3万台,其中有数千台位于成都工厂,而那里的工人还不到100人。除了自主生产机器人外,该公司还向软银的一个部门投资了1.18亿美元,后者生产了一种名为Pepper的高端自动化机器人。
富士康此番挺进机器人领域不仅是作为生产者,还扮演了用户的身份,但实际上,这只是鸿海全面多元化尝试的一部分。富士康很擅长大量生产高品质的产品,长期以来都为苹果代工,后者为这家台湾科技公司贡献了约半数营收。然而,这家美国科技公司正在努力降低对富士康的依赖:他们曾经将90%的订单委托给富士康加工,但现在已经降至三分之二。
正因如此,鸿海也开始尝试许多新业务。该公司最新的尝试便是芯片封装,这是一项有利可图的业务,需要将半导体安装到运动手环和智能手表等产品中。该公司8月28日宣布,将收购台湾芯片封装商矽品科技21.2%的股权,后者则会通过这笔交易获得鸿海2.2%的股权。双方的协议挫败了日月光集团的计划,后者原本也希望大举入股矽品科技。不过,日月光集团表示,该公司尚未放弃这一计划。
富士康上月同意投资50亿美元在印度建设一座电子工厂。虽然该公司并未透露具体将在印度生产何种产品,但却表示,有可能会在该国建设十余家工厂。鸿海也表示,该公司正在展开谈判,希望能够入股夏普旗下的液晶显示屏生产部门,或者与之组成合资公司。双方的合作谈判曾在2012年破裂。
法国里昂证券分析师尼古拉斯巴拉特(NicolasBaratte)说,拓展业务对鸿海而言很有意义。富士康占据鸿海95%的核心业务,利润率低于4%。过度依赖苹果并非该公司的唯一问题。富士康约有五分之二的营收来自为数不多的科技公司提供的服务器和网络设备代工订单,包括思科、Juniper、惠普、华为和戴尔。巴拉特说:“这也最大限度地透支了该公司在这一领域的份额。”
但要成功部署多元化战略却绝非易事。进军芯片封装领域看似非常明智,但日月光集团却是一家实力雄厚的竞争对手,而且整个行业的利润率也有可能下滑。进军液晶面板等其他高度依赖半导体的领域,虽然可以从理论上带来更高的利润率,但实际上,夏普已经处于亏损之中。挺进工厂自动化行业虽然也是一种贡献价值的良好渠道,但巴拉特认为,这家大规模代工企业还无法向数以千计的小客户出售定制产品。“他们目前只有15个大客户。”他说。
不过,这些计划至少都与鸿海的核心能力存在一些联系。但其他一些项目却未必如此。该公司正在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大举挺进大众零售市场,但尚未取得成效。他们还计划斥巨资在台湾拿下4G牌照,希望借此向电信运营商出售更多设备。该公司还在大举推进电子商务业务,但并未制定明确战略。鸿海甚至还准备生产光伏面板。
美国投资银行Sanford C. Bernstein分析师阿尔伯托摩尔(AlbertoMoel)认为这些措施是“多惨化”(diworsification),呼吁该公司着眼于一些符合逻辑的交易。他指出,在去苹果化的过程中,鸿海目前为止取得的最大成功就是为亚洲新星小米代工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