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4-17 10:03:13 来源: 复制分享
如果说昨日最热门的头条,莫过于网传58同城和赶集网将要合并的消息,网上众说纷纭,且不管消息的真实性如何,今年巨头合并的消息却不断传出,从之前的滴滴和快的合并,再到今天诺基亚收购阿郎,再联想到去年巨头之间业务合并。强强联合成为一种常态。那在这种新常态之下,创业公司该怎么办?
从常规来看,大公司的优势是品牌,资金,团队,规模,那小公司应该如何突围呢?
一个公司VS一个部门
大公司的总体规模肯定是小公司难以企及的,但事实上,大公司与小公司产生直接竞争关系的往往是大公司的某一个部门,大公司的资源和精力分在一个部门上对比一支团队全身心的投入,所谓的战略布局对比生死存亡。结果就像我们看到的那样,大公司往往并没有讨到便宜。
其实,不要害怕大象的巨大,马云不是说过嘛。“蚂蚁只要躲得好,大象往往踩不死蚂蚁。”在资源,精力上,我们对公司和部门进行了对比,发现在这一方面大公司往往占劣势,再加上大公司繁琐的流程和管理制度。这一局,小公司胜!
宽度VS深度
大公司在主营业务发展成熟后,一般都会谋求多元化发展,也就是以主营业务为中心,覆盖面尽可能的铺开。这就是所谓的宽度。而小公司由于自身的原因,往往只有一项业务,所以小公司想突围办法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做深。比如当年的奇虎,现在的唯品会,聚美。当然,如果你的创业领域本身就在巨头做的很深的领域,那么小π就建议你换一个领域,比如在中国做IM领域的创业。
至于这一局的胜负,尸横遍野的杀毒厂商,在阿里阴影下,突围而出的垂直电商,早已把胜负揭晓
穿鞋的VS光脚的
关于这一点,用微信和运营商的例子来说明最好不过。在微信出来之前,运营商光靠短信费和话费就能赚不少钱。而微信出来以后,人们会减少对运营商的依赖,靠微信就能免费发短信和语音消息。运营商在这里无疑扮演了一个穿鞋的角色,而腾讯就扮演了一个光脚的角色,运营商利润的大幅减少,人们使用习惯的改变足以说明问题。运营商舍不得话费和短信的利润,所以对微信近乎无力,而微信它没有盈利压力吗?当然不是,且不说近日的朋友圈广告,光微信作为渠道给游戏的导流所带来的利润就十分可观。
放在更广阔的视角来说,小公司往往扮演光脚的角色。而大公司往往以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扮演者穿鞋的角色。至于胜负,因为竞价排名而饱受诟病的百度,足以揭晓答案。
资历和名望VS成长和财富
现在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会知道,小公司的多任务,重担子和大公司的流程化管理,KPI导向,对于人,尤其是年轻人来说,在职场上追求的无非是成长和财富(说梦想的,给我出去!),而大公司随着发展,核心利益已经被瓜分的差不多了,新进来的年轻人能得到越来越少,最多就是资历和名望。而创业公司由于种种原因,要求每一个人都要快速的学习和成长,所以在创业公司成长的前提是你有主观能动性就好,至于财富,小几率的暴富可能加上高成长带来的高速财务积累,我觉得应该能让大部分人满意了吧?那资历和名望与之相比,高下立判!
后记
我相信看到这里,不少人会有疑问?那为什么现在大公司还是这么风光,创业公司为什么又那么创业维艰呢?原因很简单,既拥有针对痛点的解决方案,又拥有NB的合伙人带领的给力团队的创业公司本身就很少,再加上大公司依然占有绝大多少资源,所以才创业维艰!但值得欣慰的是,创业环境改善和政策的支持使得创业越来越简单和方便,相信在这片大地上,会有更多的“BAT”涌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