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4-09 09:06:23 来源: 复制分享
清明节假期过了,生活步入正轨。清明节也算在中国三大鬼节之一,虽然这个节日一点也不恐怖,可能是因为……有假放,咳咳。
但总的来说,对于鬼,大部分人是畏惧的。但是怕鬼的同时,问一句,你信鬼吗?得到的答案不一定是一个坚定不移的“信!”。
怕鬼是一种令人矛盾的情绪,当你正儿八经地想这个问题的时候,想出来的结果可能是:这玩意儿没什么可怕的。壹读君也有理由相信,鬼应该是害怕被壹读君附身的,而不是反过来。但很多人就是控制不住在看鬼片的时候拉人壮胆,或者听到奇怪的声音陷进无穷的联想……今天,壹读君就来帮你理理清,人为什么那么怕鬼?
因为“鬼”长得丑
所谓“长的丑不是你的错,但出来吓人就是你不对了”。没错,根据日本机器人专家森政弘的观点,你怕鬼是因为他们长的太丑了。
单从外形上讲,鬼怪就是一种仿人类形象,但要仿得恰到好处让人喜欢可不简单。一个形象越接近于人类,我们就会越喜欢他,然而当这种接近达到70%左右时,我们的好感就会突然逆转为负值,随着相似度的进一步增加,我们就又开始慢慢喜欢了,这就是“恐怖谷”理论。
想想一个身穿白裙的小女孩,一个人蹲在小巷尽头,路灯光线很暗,你慢慢走近,发现她湿漉漉的头发滴湿了一地,你拍拍她的肩,她缓慢呆滞地抬起头,向你投来凄厉的眼神……这时候你就该打冷颤了。你以为这是个孩子,可是她的表现却不像个孩子,虽然你不一定立马联想到鬼,但也会禁不住起一身鸡皮疙瘩。这就是一种类似于认知失调的反应。也就是说,当仿人类形象的外表和动作接近于人类、又不完美拟合时,观察者就会产生反感心理。而鬼魂、僵尸、假肢正是让人好感度降到谷底的形象。
壹读君由此猜想,或许东施效颦也是这个道理,模仿不像反而让我们反感,所幸还只是让人反感还没觉得恐怖。
你天生就信肉体可死,灵魂不灭
可你还是不明白,离开荧幕后,为什么你还会把这种恐惧心理衍伸到现实生活中,以至于不敢关灯睡觉呢?
摸摸头,壹读君告诉你:怕鬼其实是你的本能。
美国阿肯色大学的心理学家杰西?贝林让4到12岁的孩子看了一出木偶剧:一只迷路的小老鼠,又饿又困,被一条鳄鱼发现,残忍地吃掉了。接着,杰西?贝林问了孩子们一些问题,比如饥饿的小老鼠还需要吃东西吗?大脑还工作吗?小老鼠还爱它妈妈吗?
孩子们都知道死后的小老鼠已经不需要吃东西了,可是它还会感到饥饿;大一点的孩子明白小老鼠的大脑已经停止工作了,但也认为小老鼠还爱着妈妈。有趣的是,年纪越小的孩子越是相信,即使死了,小老鼠的各项心理活动也还在继续。
这让杰西?贝林觉得,把生理和心理分开的身心二元论似乎是一种本能,是大脑默认的认知系统,相反,认识到人死后不再有心理功能才是后天习得的。也就是说,人在本能上是相信有鬼的。
杰西?贝林的观点得到耶鲁大学心理学家鲍尔?布鲁姆的支持,他认为正是这种分离的认知系统为我们的超自然信仰提供了基础。
然而,按照杰西?贝林的观点,我们应该会随着后天习得的认识的增长对鬼怪建立一套免疫系统;所以,这并不能解释为什么不相信有鬼阻止不了你怕鬼。
鬼宅心慌慌?有可能是次声波在调戏你
这就不能全怪你了,因为“鬼魅作祟”是存在的,电气工程师维克?坦迪就曾在实验室亲眼看见一把花剑中邪似的在地板上疯狂抖动。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鬼上身?
让壹读君告诉你吧,这其实是次声波搞的鬼。坦迪眼中的花剑也是在排气扇产生的次声波作用下开始“鬼上身”。
次声波的来源非常广泛,从自然界中的电闪雷鸣、老虎和呼啸还有大象的跺脚,到人类活动中的搅拌机、扩音喇叭的发声,都能产生次声波。美国宇航局发现,次声波不仅能让人头痛作呕视觉扭曲,还能移动小的物体的表面,甚至让烛光诡异地闪烁不停。
碰到如此异样又莫名其妙的事情,除了一个“鬼”字,你还能作何解释?借助次声波,英国一位淘气的传播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和声学家萨拉?安格列斯让人们集体撞了次鬼。他们把次声波混入音乐旋律,通过下水管道释放出来,让音乐会现场200名观众中的22%以为自己撞鬼了。想想听现场音乐听出撞鬼的感觉,也真是醉了。
不过根据坦迪的研究,这种次声波存在于很多建筑物中,强风吹进窗户,街道上嘈杂的交通,都会产生次声波。他也曾到各地一些传言闹鬼的地下室、城堡、教堂等进行检测,果然在门道、走廊等处检出比较强的次声波这或许能帮一些鬼宅洗白。
其实,鬼,你值得拥有
不过,千万别想着把责任推干净。想想在同样的环境下,为什么你怕得要死别人却一点儿事都没有?不是你胆子小,只怪你想象力丰富又容易被催眠。
关着门的衣橱、虚掩的木门、月光下生锈的铁窗、雨夜里忽闪忽闪的路灯……这本来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场景,但放到想象力丰富的人面前,就变成鬼出场的前奏了。理查德?怀斯曼发现次声波、丰富的想象力和容易被催眠是撞鬼的三大要素。
想象力越丰富、越容易被催眠的人也越能成功地说服自己哦,我感觉到了,他就在后面,就在右肩边上,他在靠近我,他的手就要抓住我了,完了,抓住我了,好冷,我走不动了,我的脚被定住了,完了我动不了……
可是,如果你告诉壹读君,即使明白了这些道理,你还是免不了听到天花板上的弹珠声就想起《催眠大师》里面的孙婆婆甚至不敢往床底下看,那壹读君就只能理解为,你很甘心做鬼下臣了亲爱的,你需要鬼。
不要以为壹读君在冤枉你,有84%的人都是你的同类哦。所谓“人在吃,称在看”,哦,不对,“人在做,天在看”,人类在社会层面是需要怕鬼的。杰西?贝林发现,即使是不相信有鬼的人,被告知正处于有鬼出没的地方时,行为都会更规范。
有一种观点认为,这是人类进化而来的本能。鬼的存在建立了一种类似于全景监狱的监视系统,能在无形中规范人的行为,增加人的亲社会行为,从而帮助人们在集体中存活下来。从这个角度讲,鬼和宗教有了同等的意义。
此外,实验还证明,我们倾向于把世间万物当做是设计好的、有目的、有联系的,比如,我们常常会从一些随机的自然现象中寻找因果关系,看成是上天的某种启迪很多人前一天晚上梦见飞机失事,第二天就临时决定改换航班。
所以说,下次再有怕鬼的情绪,不妨想想是你需要这个玩伴呢……祝你今晚好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