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下载 —— 安全下载、无毒手机软件、绿色软件官方下载网站最近更新|下载排行|热门标签|收藏本站

您现在的位置是:就下载 > IT资讯 > 科技极客 > 流量偷跑,运营商不能只顾着辨清责任

剖析两个近期流量偷跑案例:

案例一:武汉电信用户一晚流量53.5GB总费用超1万5。

流量偷跑,运营商不能只顾着辨清责任

湖北武汉新洲的陈女士手机一夜之间流量跑了50GB,欠费930元被停机。陈女士回忆,11日晚上,工作了一天的她10点多就上床睡了,老公帮她将手机后台程序和WiFi关掉后充电。陈女士表示,她使用的是64GB iPhone6手机,每月流量有5GB,由于平时工作繁忙,她很少使用手机的娱乐软件,大多时候只是打电话,发微信。

武汉电信调查发现:用户手机11月累计使用流量54.4GB,其中通过“个人热点”消耗的流量达到53.5GB。陈女士手机号码在11月11日晚10时26分至次日凌晨6时08分期间产生53.5GB上网流量(每50M出一张账单,共计账单1099张,所有账单无交叉、重复)。根据单月1000元封顶的业务规则,最终用户套餐外溢出流量费用核定为1000元。通过进一步提取用户流量使用日志进行分析,发现该用户手机使用的是ios操作系统,而11月11日晚10时26分起发生的超常流量却含有windows系统每隔几秒就发起的BT类型文件的下载记录(BT是一种专为下载大容量网络文件的共享网络协议),截至次日凌晨6时08分被欠费停机,累计消耗流量53.5GB。

案例二:南京任先生睡一晚上发生异地WLAN流量1000G。

流量偷跑,运营商不能只顾着辨清责任

11月13日早晨7点,睡醒后的南京市江宁区的任先生发现自己的WLAN流量一夜之间产生了上百条登录使用信息,扣费不一,且登陆地点遍布甘肃、山东、新疆等全国近十个省市和地区。任先生随即通过客服关闭了该业务,但即便如此,消费仍旧继续,直到WLAN总流量超过1000G,手机停机后才停止。据消费账单显示,异地登录跑掉的1000G WLAN流量是按照0.1元/G收费的,因此产生了100多元的消费。据了解,移动方面已与该用户取得联系,初步判断为盗号所致,该用户异地WLAN费用共产生172.2元,已全额减免。移动建议用户使用wifi时~~~~~(略200字)。

这是近几天传得比较火的两个案例。

与之前的做法不同,两个案例中,运营商都在相当短时间内,获得了用户授权,分析了原因,并采取了措施,向广大用户发出了提醒或建议。不同的是,南京移动减免了全部WLAN流量,而武汉电信按1000元封顶。与半个月前的不及格应对相比,都可以打七十多分。

要想获得更高分数,需要在这几个方向上有所提高:

1、中国移动(微博)用户WLAN被盗号的信息,一直有反馈,甚至很多用户自己并不是WLAN用户。而这种现象很少在另两个运营商发生。我希望中国移动对WLAN业务服务流程做一个全方位的梳理,增加一些新的判断,以大大避免异地流量发生情况。类似的异地联网提醒在QQ、微信等上已有丰富的应对经验,何况运营商自己就有独立的信息发送通道。全部费用减免,并未能真正解决问题,即使关闭了这一用户的问题,也未能解决其他用户的问题。

2、中国电信(微博)用户发生上千条等额流量,怀疑是开热点被用于BT,这是对的。一般的互联网应用很难形成这样整齐划一的流量包。但调查做得并不够,BT另一个特点是边下载边上传,上传流量同样会一直维持在高位。这在其他时候很难出现。即使是微信、QQ这样的交互应用,上传下载也有明显差异。目前的手机流量资费,被用于BT肯定是灾难。但运营商同样有不足之处,①发生大量的异常流量并未及时发出提醒;②计费系统有明显BUG(注意不是计量),双封顶支持未能快速响应,否则,不可能计算出上万的费用,而且流量也未能及时封顶;③运营商对于移动网络用于BT应有更深入的研究,例如并未公布流量中包含多少上传流量。基于前两条,建议运营商(武汉电信)减免一半的封顶资费。

3、给工信部和三大运营商的建议:应加大知识普及力度,以减少用户误解,媒体误报,需要适应流量快速增加的,不仅是用户,还包括运营者和监管部门。

4、用户流量增加的原因及预防(摘自我接受央广网采访):

如今人们使用流量越来越多,既有用户的原因,也与网络升级、网速提高有关。从用户的原因来讲,确实用户敢用流量了,以前一到一个地方先问有没有wifi,现在很多人把关数据网络的习惯取消了,如果wifi效果不太好可能会自动跳到数据网络。而从运营商角度原因,随着网速有明显调高,用户原来打开一个网页的时间实际上没变,但可以打开的内容更多了。实际上使用的应用是一样的,但是流量明显增加。

而如果出现流量异常增加,很可能是手机中的某个应用程序造成的。比如有病毒,或者有个别应用程序功能设置和开发方面有些问题,某个版本研发的时候,有了bug,正好用户点击它了,就形成了大量的流量发生。

付亮强调,作为消费者,要防范类似流量“被偷”事件的发生,首先在平时移动数据的使用上应该养成良好的习惯。付亮建议:第一个在流量习惯,在准备不是特别充分的情况下,关掉数据网络,这个习惯暂时还要继续保留。第二个,下载应用软件的时候,最好下载比较稳定的版本,最好到官方正规应用程序下载。

上一篇:流量“被偷”事件,应该由谁来调查

本文地址:科技极客 >> http://www.9xz.net/it/kejijike/68486.html

下一篇:手机流量偷跑调查:使用习惯不当或软件出问题

  • 打印
推荐阅读
热门专题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