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2-14 18:10:00 来源: 复制分享
数据中心是一个高耗能产业,除服务器、交换机等信息设备能耗外,为维护其适宜的工作环境同样需要大量能耗。据了解,在东部布局的数据中心为应对暖湿气候影响,有不少把超过60%的电力用于抽湿、制冷和维护,而非数据处理业务本身。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产业的加速发展,互联网数据中心(IDC)成为我国的战略性基础设施,各地纷纷抢建,形成“烽火遍地”之势。竞争虽然带来产业的蓬勃发展,但盲目布局则可能埋下长久的隐患。
数据中心“烽火遍地”
现在我国各领域对互联网信息处理的需求日趋旺盛,而两化融合、三网融合、宽带中国、信息消费等战略的逐步推进也为数据中心市场增长注入强大动力。据工信部统计,2011年到2013年上半年,我国共规划建设数据中心255个。
中国IDC圈发布的报告显示,2013年,我国数据中心产业市场规模已达262.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7%,预计2016年市场规模将达到548.3亿元,增速提高到30%以上。
“瞄准这块‘大蛋糕’,各省区市纷纷打出资源牌、地价牌、气候牌、政策牌,希望能尽快抢占产业高地。”工信部电信规划研究院基础网络研究部主任葛振斌告诉记者,如今,数据中心在我国已呈现“烽火遍地”的大规模布局态势。
据了解,中国移动将在黑龙江、贵州等省投资上百亿元兴建数据中心;赛伯乐投资集团欲将宁夏中卫市打造成“西部云基地数据中心”;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三家运营商还在内蒙古规划建立“中国云谷”……
不过相对西部地区来说,在数据中心争夺战中仍呈现出“东部集群”的格局。中国IDC圈总经理黄超说,由于华北、华东、华南等经济发达地区人才富集、技术先进、市场需求旺盛,不少国内外资本在这些区域投资了大量数据中心。
目前,东部地区投资总额占全国的五成以上,规划建设的255个数据中心中大部分中小型数据中心位于这些地区。然而,在气候变暖、能源紧缺、碳排放压力增大的背景下,这些地区大量的数据中心却以较高能耗水平维持日常运行。
盲目布局瓶颈初现
数据中心是一个高耗能产业,除服务器、交换机等信息设备能耗外,为维护其适宜的工作环境同样需要大量能耗。据了解,在东部布局的数据中心为应对暖湿气候影响,有不少把超过60%的电力用于抽湿、制冷和维护,而非数据处理业务本身。
《2013数据中心能效现状白皮书》显示,当前我国数据中心平均能耗指数已远高于国际先进数据中心的水平,2012年其能耗高达664.5亿度电,占当年全国工业用电量的1.8%。根据预测,2015年我国数据中心能耗将高达1000亿度电。
葛振斌告诉记者,这些盲目布局的数据中心给负责运营维护的企业带来了很大的能源成本压力,有悖于我国节能降耗的发展思路。“它们的电力能源主要依赖化石燃料,随着节能减排压力增大,其在未来将受到更多成本约束和法律法规限制。”
“受能耗和运维成本影响,这些地区大量处于起步阶段的分散中小型数据中心服务外包价格偏高、服务能力偏弱,抑制了用户的消费需求,在未来可能面临被市场淘汰的命运。”葛振斌说,作为新兴高投资产业,这将使一些地方蒙受巨大损失。
相对而言,西部地价较低、气候严寒、清洁能源充足,可大幅降低数据中心的能耗水平、碳排放压力和运维成本。依照相关部委发布的《关于数据中心建设布局的指导意见》,在这些地区布局更符合绿色、集约的发展趋势。
关键在顶层设计和全局规划
当然,并不是所有西部省份都适合建设数据中心。中国数据中心产业发展联盟秘书长郑宏说,应依照“效率最高、理念最新、能耗最低、排放最小”的原则对比选址。否则,西部新建的数据中心在未来也可能陷入“无人问津”的窘境。
受访专家表示,促进该产业健康发展关键在于政府的顶层设计和全局规划。应将数据中心产业视为未来国家的战略资源,在完善西部骨干网络、培育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合理引导布局方向。
“作为信息产业的基础硬件设施,数据中心布局地并不一定要在需求中心。”黄超说,数据中心实现自动化远程管理指日可待,可通过完善西部骨干网络建设,由东部高精尖人才远程开发平台软件,西部负责本地数据中心硬件的运维管理,最大化降低运维成本,以价格优势、技术优势、服务优势吸引国内外资本,破解“东部扎堆”的高耗能现状。
业内人士叶永新表示,西部地区气候寒冷、干燥,可大幅降低空调的制冷和抽湿能耗,在此布局效益明显。“然而,在西部各省份间仍需精细选择,应引导数据中心优先进入同时具备气候、地价、能源禀赋的省份,最大化发挥布局选址的天然优势。”
葛振斌也认为,为规避未来的“碳排放风险”,可重点考虑拥有丰富光能、热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的西部省份,在此建立“绿色规模化集群”,打造我国数据中心产业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