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1-14 11:11:42 来源: 复制分享
尽管小米已经通过“每台手机向法院预缴100印度卢比”的方式获得了临时解禁,但对小米而言,这场专利大战才刚刚开始:爱立信绝不会止步于印度市场,相 反,印度诉讼或只是爱立信对小米全盘市场维权的开始。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查阅来自德里高院的文件显示,爱立信于12月5日提起诉讼,起诉小米侵权;12 月8日,德里高院判决小米侵犯爱立信8项标准必要专利,并下发售前禁令。耗时仅3天,堪称神速。德国慕尼黑马克斯普朗克知识产权和竞争法研究所从事知识产 权研究的魏立舟表示:“这些专利都是标准必要专利,几乎所有手机都绕不过去。”
此外,爱立信曾在就“在印度起诉小米”事件发布的第三份声明中透露,印度法院已将下次聆讯(法院开庭)时间定在2015年2月5日,距今已不足一月。
需要指出的是,根据WIPO(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PCT申请(有关高质量专利的国际条约)检索,爱立信这些专利几乎在全球主要国家均有获得授权,其中包括中国。魏立舟表示,“同一项专利在不同国家采用的是一份文件,只是翻译成了不同语言。爱立信的8项专利,在中国和印度的权利是一致的。”
他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印度侵权成立,在中国同样适用。不在中国起诉,系不为也,非不能也。”
最赚钱的专利业务
根据检索结果,爱立信在WIPO共申请了22830项PCT,其中落地中国3742项,超过美国的3525项,仅次于欧盟的6495项。而印度、韩国的落地数量分别为1568、1423项。
为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供检索结果的知名专利咨询公司高层王帆表示:“一定程度上,这说明爱立信在中国市场上的专利布局深度、重视度要超过印度市场,中国也绝对是爱立信最重视的市场。”
多年来,爱立信每年投入超过50亿美元用于技术研发,得益于此,爱立信的知识产权部门也成为爱立信的核心盈利部门。
爱立信2013年Q4财报显示,2013年Q4,爱立信收入670亿瑞典克朗,净利润64亿瑞典克朗,其中有33亿瑞典克朗利润来自三星的专利授权费。仅此一项贡献利润占该季度总利润的51.5%。三星专利授权费总计42亿瑞典克朗,净利润33亿瑞典克朗,利润率高达78%。
虽然该专利授权费的统计方式中并未将庞大的研发投入计入成本,但同样足以说明专利授权费的高额利润回报。2013年全年,爱立信总收入2274亿瑞典克朗,净利润122亿瑞典克朗。其中,专利授权费总收入106亿瑞典克朗,如果全部按照78%利润率计算,那么爱立信大半利润来自专利,堪称其最赚钱的业务。
如果把专利本身看作是一种商品,那么爱立信绝对是这个商品市场中的佼佼者。爱立信重视专利、尊重专利,并且比大多数人都懂得如何去保护专利。爱立信曾在公开回应中表示:“当前的全球十大手机厂商,有八家在十年前都不存在,他们的产品无不利用了行业前辈已经开发成熟并被纳入标准的技术。”
同时,爱立信还表示,“小米在哪里侵犯爱立信专利,我们将保留日后在哪里起诉的权利。”从爱立信在印度对小米提起诉讼开始,这场游戏已经进入爱立信的节奏。
小米被拉回谈判桌
爱立信曾在美国起诉三星,并迫使三星与爱立信达成全球和解。同样的案例还有中兴通讯,2011年起,爱立信在英国、意大利、德国对中兴通讯提起诉讼。据《路透社》报道,中兴通讯于2012年初与爱立信达成全球和解,并向爱立信支付专利授权费。目前为止,双方均未公布具体金额。
王帆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爱立信选择在印度对小米提起专利诉讼,其目的也应该是为了将小米拉上和解的谈判桌。”按照爱立信的公开声明,“过去3年多的时间里,我们一直尝试与小米公司就其符合GSM、EDGE和UMTS/WCDMA标准的产品的专利许可授权事宜开展诚恳的对话。然而,小米始终拒绝在公平、合理和非歧视(FRAND)原则的基础之上,就获得爱立信的知识产权使用许可一事以任何方式回应。爱立信万不得已,只能对此采取法律行动。”
但是,从现在开始,小米再也不能对爱立信不理不睬了。
三年多时间,小米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手机厂商,年出货量达到6112万,年收入743亿元。但爱立信始终未在中国提起诉讼。
“在我们国家,专利制度实施时间短,而且各地审判规则也不尽一致。所以,绝大多数企业不太看好国内知识产权保护环境,普遍认为地方保护比较严重。”著名专利代理人李中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他们大多认为,起诉中国企业很难胜诉,即使胜诉也很难执行,所以很少有国际公司在中国提起诉讼。”
王帆认为,“专利看起来是一个技术问题,其实是一个法律问题,但是最终是一个商业问题。”他据此指出:“爱立信直接在中国对小米提起诉讼,并非其最佳商业选择,一方面直接在小米最大的市场上进行专利诉讼,必然激起小米的反击,使得双方没有了商业妥协的余地;另一方面,在中国提起专利诉讼,爱立信不一定能取得令自己满意的结果。”
此前,诺基亚曾在2010年对国产手机厂商上海华勤提起8项专利侵权诉讼。截至目前,其中4项专利被判决无效,1项败诉,其余3项仍在审理。除此之外,诺基亚还支付了数百万元律师费以及数千万元取证费用。而据业内人士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美国专利侵权案件平均每个案件判罚为460万美元,而中国专利侵权的判罚平均不足2万美元。
而且,在中国起诉小米还可能会影响到爱立信在中国的市场战略,毕竟,爱立信还要考虑到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信设备市场,而近几年是中国4G建设的高峰期,“一举一动,都有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作为一个欧洲企业,谨慎是他们的优良传统。”
但现在,爱立信通过在印度起诉小米,取得了一个很好的战略态势。王帆认为,“爱立信通过这种方式向小米传达‘爱立信有能力保护自己的专利’,也有能力借助法律途径判罚小米。如果爱立信现在向小米提出中国市场的谈判要求,小米已经无法拒绝了。”
加强专利保护高压线
对小米而言,更需要警醒的是,中国正在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
2015年1月4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颁布了《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
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中心特约研究员李俊慧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影响最大的地方就是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放在了更高的位置。以创新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事实上,在2014年7月1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见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高锐时指出:“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用好知识产权就能激励创新,是给创新的火花加油。”其后,李克强又于2014年9月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强调:“对严重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更要依法惩处,包括实行巨额赔偿惩罚,使违法者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为创新助力。”
变化已经开始。2015年1月5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判决上海市中驰集团侵犯了德国旭普林公司的“高铁声屏障技术专利”,并赔偿后者800万元经济损失。李中奎认为:“除此之外,中国设立了3个知识产权法院,专利法的第四次修订也正在进行,未来3-5年,中国专利保护环境会大大改善,小米的专利纠纷压力也会越来越大。”
当然,“专利诉讼只是爱立信的手段而非其目标,爱立信不是要告倒小米,其所求只是获取专利授权费而已。而对于小米而言,这种挑战冲击的是他们的低价、低利模式,不会危及生存。”王帆如是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此外,专利保护环境的改善对小米而言,也是利大于弊。“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已经明确提出要减少发明专利的审查周期,从22.3个月降低至20.2个月,这是非常重大的突破。”王帆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其实小米已经申请了很多发明专利,不过,专利申请递交后的18个月一般是不公示,所以看不到。相信一段时间之后,小米的专利公布数会激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