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11-05 15:19:31 来源: 复制分享
毫无征兆地,小米联合创始人,小米副总裁黎万强今日在微博上宣布前往硅谷闭关,为新产品做准备:
“再出发! 5 年创业后我重回小米的产品研发一线,未来我将到硅谷闭关一段时间,准备新的产品,小米网的工作由@林斌_Bin 负责。我们所经历的伟大与美好,不仅在于创造,更重要是与谁同行!感谢我的老大@雷军 ,感谢所有小米的小伙伴们,所有亲朋好友! 期望小米网再创佳绩,加油!”
作为小米的七位联合创始人之一,黎万强在小米的地位自然不言而喻。雷军在转发微博的时候评论说:
“小米创业五年,阿黎已成功拓荒两次,初期带队从零做 MIUI, 三年前从零开始做小米网,这次他又将开始新的征程!”
在黎万强前往硅谷闭关前,小米的顶层架构为:
雷军:创始人,董事长兼 CEO
林斌:联合创始人,总裁
黎万强:联合创始人,副总裁,负责电商渠道
周光平&刘德:联合创始人,副总裁,负责小米手机
洪锋:联合创始人,副总裁,负责 MIUI
黄江吉:联合创始人,副总裁,负责米聊、云服务和路由器
也就是说,这七人背后是小米目前的四大模块:硬件(小米手机)、系统(MIUI)、电商渠道(小米网),软件(米聊、云服务)。其中前三个建设得已经比较成功,尤其是 MIUI 和小米网这两个方面,为硬件上已经并不拔尖的小米手机增色不少,可以说 MIUI 已经是小米的核心竞争力,而电商渠道建设直接影响小米的收入。我甚至认为,小米电商渠道建立得过于成功。
约在两个星期前,也是黎万强透露,小米手机在二季度出货量约 1600 万台,其中线上渠道出货 1119 万,约占 70%,销售额超过 100 亿元。其中小米线上渠道出货 70% 的数据一直比较稳定,远超同级别对手。也正是小米电商开辟的新模式,将国内手机带入了“抢购”和“期货”的沟里去了。
随着目前围绕小米手机四大模块已经是瓜熟蒂落,在国内手机市场里,小米手机已经稳居第一梯队。因此,其实这一两年的小米可以称之为小米 1.0 稳定版,即围绕小米手机打造小米公司已经初具规模,接下来则是这一年来小米密集布局的小米智能硬件产业链,目前围绕小米路由和小米手机的智能硬件可以认为是小米 2.0 Alpha 版,因为整个智能硬件产业还未腾飞,所以这个小米 2.0 还存有不少悬念,至少小米在这里的广度和速度都是国内乃至世界上比较超前的。
同时,随着小米的成长,舆论对于小米的期望也在改变,国内互联网企业中,在 BAT 之外,人们谈论得最多就是小米了。作为创始人,雷军闯荡互联网的履历比马化腾和李彦宏还要丰富,也要更早,但是始终无法达到 BAT 的高度,这对于野心很大的雷军来讲或许心有不甘,这部分的心迹在今年《人物》杂志的专访《雷军豹变》有所提及。按照尹生的分法,国内互联第一梯队仍是 BAT,第二梯队则是“三小虎(京东 360buy、小米、奇虎 360)”。
这六家企业中,只有小米仍未上市,也只有小米硬件背景最深,其实我还是认为小米是披着互联网外衣的硬件企业。按照雷军的野心,小米的目标肯定是要跻身国内消费电子企业的排头兵位置,要和 BAT 这样的企业比肩。这种愿景在去年此时雷军接受采访表露出来的霸气可见一斑:
“也许 18 岁我会想成为乔布斯第二,但我四十几岁的时候,内心这么强大的人,我会愿意成为谁谁谁第二吗?”
不做第二,哪怕是乔布斯第二也不做。另外,雷军今年 3 月在参加两会期间接受采访时说,小米在五年之内并没有 IPO 的打算。雷军表示,小米先要认认真真把企业做好,再考虑 IPO。不过他表示,自己对于小米手机的市场份额并不十分在意,因为小米主要靠互联网生态盈利。
合理的猜想是,五年内不 IPO 就是要保持小米创业公司的势头继续埋头苦干。在质疑和否定中创办已经接近五年的小米也收获了非常大的体量:
小米系:小米科技、小米通讯技术、小米电子产品、小米数码科技、小米支付技术、小米移动软件、小米软件技术、小米电子软件技术等注册公司
雷军系:多看、雷石、迅雷、金山、凡客诚品、顺为基金
米系:紫米(移动电源)、西米(游戏)、创米(智能硬件)
投资的嫡系:wifi.io、加一联创(小米耳机)、云蚁(智能摄像头)、Yeelink(智能照明) 、iHealth(健康)等
至少在小米和雷军触手触及的广度上,小米不输 BAT。回到前面提到的小米顶层架构,七位联合创始人都是曾经业内非常顶尖的人才,林斌曾是前谷歌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前微软工程总监;黎万强历任金山软件设计中心设计总监,互联网内容总监,金山词霸总经理;周光平则曾为摩托罗拉北京研发中心总工程师及高级总监;刘德之前是北京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系主任……
按照雷军的说法,黎万强是 MIUI 和小米网的拓荒者,现在看来,MIUI 和小米网对于整个小米的重要性无需多言,而黎万强选择前往硅谷闭关准备新的产品,林斌称之为“新产品憋大招”。如此看来,这个新产品的重要性可能相当于 MIUI 和小米网。并且,硅谷是世界科技最为前沿的地方,黎万强擅长的是人机交互,再无责任猜想一下,下一波潮流中可穿戴设备、智能汽车背后的万物互联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外乎就是交互的革新,这也是硅谷热门的话题。
在小米 1.0 取得成功后,决定小米新高度的小米 2.0 正在粗放布局阶段,广度是够了,但分散的联网节点之间其实缺少一个强大的向心力。小米目前不缺钱,不缺体量,不缺高层人才,缺的可能是一个物联网(智能硬件、可穿戴)中的 MIUI(平台级产品,而不是靠 App 来维系)。
靠业已渐渐见顶的国内手机业务,小米是很难达到 BAT 的高度,至于走出去战略,到达欧美日韩市场短期内对小米并不现实,抓住了移动互联网大潮的小米正在积极投身物联网这个几乎所有厂商都在注目的下一波趋势。
几年过去了,智能手机其实已经讲不出新故事了,虽然小米方面对这个黎万强带领的新产品守口如瓶,不过我的推测的是,黎万强将要讲的,多半会是智能手机之外的新故事。这个故事讲好了,基于机构和厂商的对物联网市场规模的预测,小米才有机会上升到 BAT 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