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下载 —— 安全下载、无毒手机软件、绿色软件官方下载网站最近更新|下载排行|热门标签|收藏本站

您现在的位置是:就下载 > IT资讯 > IT新观察 > 银联携手小米等加入移动支付混战,意在挑战支付宝/微信

在移动支付市场,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占了快要86%的市场,如今银联已难找回霸主地位。继Apple Pay、Samsung Pay、华为支付(Huawei Pay)之后,银联又联合小米推出了小米支付(MI Pay)。

看似,用手机触碰式刷卡的美好时代即将来临。然而不管用户变换什么品牌的手机,都可以使用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相当于,铁打不动的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流水一般的手机厂商移动支付。如此一来,也就意味着于银联而言,其并没有真正地摆脱危机。

银联携手小米等加入移动支付混战,意在挑战支付宝/微信

手机厂商的移动支付难以撼动微信和支付宝

据小米官方微博“MIUI”发布消息称,中国银联于9月1日联合小米推出小米支付(MI Pay),同时支持银行卡和公交卡。小米官方还表明,MI Pay第一批产品将支持超出10家银行的信用卡和借记卡。另外,小米公交卡方面,参加公测的米粉报告已开通深圳、上海两市,还有4家省市的公交卡、地铁卡在测试中。

据悉,从公测的实际体验来说,小米(MI Pay)使用了与苹果Apple Pay一样的NFC(近场支付)模式,现在小米5就可以实现该功能。进入小米钱包应用,敲击契合条件的银行卡,便会显现“开通小米闪付卡”的选项。输入卡号、有效日期和银行卡所关联的手机号码,系统就会向用户手机发送一个验证码,填写完毕后便能使用银行卡的小米支付功能。

不过,此前Apple Pay的表现不尽如人意,现在只有大城市的部分商户支持。因为iPhone5S或之前生产的苹果手机并不支持NFC功能,据苹果财报和第三方机构的数据显示,苹果公司现在在中国支持NFC功能的设备大概是1亿台。外加还存在转化率的问题,Apple Pay在中国真实用户数量应该少于1亿。而微信用户数量和支付宝用户数量则分别超出了4亿和6亿。

其实,Samsung、华为和小米也有着相同的问题,因为这几家手机厂商近来出售的手机才支持NFC功能,所以现在其支持NFC功能的设备数量也不满1亿。而中国现在有13亿手机用户,在诺基亚以后,还没有一家手机厂商在华手机市场占比超出30%,并且市场的第一名基本上每年一换。因此,一家手机厂商在华的真实用户数量基本没希望超过4亿,相当于其移动支付的用户数量也将在4亿之内。总的来说,不管用户变换什么品牌的手机,都可以使用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等同于,铁打不动的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流水一般的手机厂商移动支付。

银联体制之困难改变,无法真正摆脱危机

随着微信支付、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的突起,主要依赖线下刷卡业务的银联已日益衰败。日前,在大部分国内一线城市,人们出行只需一部手机就可以畅通无碍,使得刷卡支付变得无足轻重。而与Apple、Samsung、华为和小米们的合作,则成了银联运用这种更加安全和新鲜的支付方式来作为自己线下刷卡支付的“唯一希望”。

联合手机厂商是银联在移动支付策略上的一条聪明又无奈之路,其聪明的是银联在移动支付匮乏知名度高的产品,Apple Pay等来的恰到好处,不过无奈的是银联一边需要给苹果、华为和小米付手续费,一边还要把最可贵的用户数据和他们分享。

此外,像苹果和小米这样的“手机厂商+银联”模式,局部用户还是乐意尝试的,但是商户端的“银联云闪付POS机”如果铺设面不够广,消费端的活跃性不免会降低。换言之,由于NFC的普及度不高,银联依旧没能真正摆脱危机。

有业内专家指出,这几年来收单业务尤其是源自支付宝的线上收单手续费本身已经非常少了,从淘宝页面跳转网银进行支付的,都是不需要付手续费,而快捷支付绑定银行网关的手续费也趋近于零。如果线下也被支付宝完全占领的话,对于银行的信用卡中心的收单部门或电子银行部的影响十分巨大,还可能会波及到KPI的考核。

其实,支付宝的策略逻辑是通过特色‘免费’或‘低价’来获得商户抢夺市场份额,当其成长为一家实力独大的平台,反而坐地起价,以庞大的用户数量来胁迫各家产业。而从目前的市场地位来看,支付宝是不会轻易转变的。

除了第三方支付这一强力竞争对手以外,银联现在最大的难题来源于其自身。在银联内部,体制之困已是不争的事实,创新项目的确立耗时太长,最快都需要半年的时间。此外,有业内人士分析,在银联心中,Visa和万事达仍然是最大竞争对手,这跟银联的本身定位有诸多关联。不过,Visa、万事达和银联是同类型的产品,而支付宝则是完全不同的套路,这也是将来移动支付真正的套路。

上一篇:曝美团将收购百度外卖/百度糯米,交易接近尾声

本文地址:IT新观察 >> http://www.9xz.net/it/xinguancha/90286.html

下一篇:返回列表

  • 打印
推荐阅读
热门专题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